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囊邮斋

朋友,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山吧!山里的味道好极了。

 
 
 

日志

 
 

双龙古渡.古碑  

2012-07-15 06:03:31|  分类: 闽侯碑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双龙村古渡.古碑 - 囊邮斋 - 囊邮斋 

  闽侯县南屿镇双龙村(浦口)大樟溪畔有三十几棵三百年左右树龄的古红榕树,其中一棵还是寄生榕(左下图),这是福州地区少见的红榕群。绿荫下一字摆开着好多座渡口,据说,渡口附近原来有一座古书院。后来,毁于火灾,拆除的石构件就用来铺几座渡口台阶。现在,渡口石台阶上还有三块旗杆石和不少刻有文字的墓碑石。几年前,村民在维修渡口台阶时,发现一块残碑,上面阴刻有八个楷体大字:“陈君得创大道渡头”,没有题款纪年。据族谱记载:陈君得,名德保,元末明初人,双龙村(浦口)陈氏始祖,靠养殖牛鸭发家并热心公益事业,出资修建了村里的浦口大道和双龙古渡口。据推算,该古碑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于是,村民便把它立在古渡口的岸边。

双龙村古渡.古碑 - 囊邮斋 - 囊邮斋

 端午节那天,我特意到双龙村寻找此古碑,因逢涨潮,无果,倒是无意间观看了大樟溪划龙舟。

 上星期天,趁着到莒溪游玩的机会,半途下车拐到双龙村,再次寻找古碑。在村民的指点下,穿过小市场,从泰山府前沿着水泥台阶走下渡口。据村民介绍,这座渡口是古渡口,当年因翻船事故,加之没有台阶不好上岸,就改道了。后来,用混泥土浇灌了台阶,古渡口成了新渡口的模样。看到临水的岸边一块蒙满泥垢的石板上有若隐若现的字体,拾来一块麻布,蘸上水清洗,“陈君得创大道渡头”八个大字出现在眼前。原来,村里已将古碑用水泥砌进岸边,在河水的浸没下,已与岸边浑然一体,稍不注意就找不到。大樟溪涨大潮可上至永泰县葛岭镇,更巧的是,今天适逢退潮,转眼间,退下一个台阶,为我拍照留下回旋地。

 古代大樟溪沿岸的人们出行是水陆路并存,有钱人坐船出行,没钱人走山路出行,永泰葛岭镇的横串古道就是当年的古驿道。以前,浦口渡口是往来福州、永泰的一个很大的中转站。从大樟溪下游的湾边上船,顺着潮水涨落到浦口下船。然后,通过陆路到永泰。

 如今,只有与对岸的保恩自然村往来时,人们才会记得渡口的存在,它曾经的繁荣已经远离人们的视线。

 双龙村浦口古渡口是大樟溪沿岸水路交通遗迹,古渡、古碑成为双龙村的一大历史景观。

 

 

    泰山府。

双龙村古渡.古碑 - 囊邮斋 - 囊邮斋
 

          清洗后的古碑和用来清洗的麻布。

双龙村古渡.古碑 - 囊邮斋 - 囊邮斋
 
         古碑旁就是混泥土浇灌的台阶。
双龙村古渡.古碑 - 囊邮斋 - 囊邮斋
 
          周边一座渡口台阶上的墓碑石。 
双龙村古渡.古碑 - 囊邮斋 - 囊邮斋
 
双龙村古渡.古碑 - 囊邮斋 - 囊邮斋
 
           另一座渡口台阶上的旗杆石。
双龙村古渡.古碑 - 囊邮斋 - 囊邮斋
 

  

  评论这张
 
阅读(719)| 评论(19)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