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囊邮斋

朋友,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山吧!山里的味道好极了。

 
 
 

日志

 
 

南屿蕉府行宫  

2016-02-20 07:11:24|  分类: 宗教建筑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在闽侯县南屿镇水西林寻古时,有一处古庙宇值得一看,这就是锦溪北岸古渡口的蕉府行宫,又称“九使庙”、“蛇王庙”。该庙始建于明成化年间,由闽侯竹岐乡溪口村九使庙分炉而来,亦取名九使庙。分炉初始,庙址设在锦溪北岸渡口的一小楼里。虽然楼小,但香火旺盛,威灵神显。时信众均为疍民,后岸上信士善女亦信仰之。明正德年间,朝廷册封“九使”为“蕉府威烈侯”。

       传说,明万历8年(1580年),水西林籍仕宦、贵州程番府知府林春泽告老返乡,见九使庙分炉南屿后,为民驱妖,保地方安宁,成为民间有口皆碑的保护神和乡人求安祈福的殿堂,便上奏朝廷。于是,朝廷册封九使庙为“蕉府行宫”,宫名源于九使庙坐落在锦溪渡口与野猫弄交会处的芭蕉丛林中。从此,九使庙由“庙”改称为“宫”。

       经历代扩建、修葺,至清末民初,蕉府行宫形成一座三进的庙宇,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年间重建。2001年,经四姓弟子同心协力,多方筹资,行宫得以恢复旧观,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蕉府行宫坐北朝南,四面风火墙,西与茂林乡社为邻。门楼中为矩形石框门,左右为拱门。石框门额上镶嵌一竖式青石匾额,上阴刻“蕉府行宫”四字。正面墙用花岗石垒砌一米多高墙裙,下圭裙雕饰石兽、古钱等花卉图案。一进为戏台、天井、谯楼。二进为敬神堂,六将分列两旁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穿斗扛梁式木构架,硬山顶。三进祀九使、十使、十一使侯爷,左偏殿祀蟒仙蛇王与“种痘夫人”,右偏殿祀恩师刘遵礼。

    宫内保存有一块清代重修碑,记述行宫历史渊源及修葺经过。

       据史载:唐僖宗(874年—888年)时,福清黄檗山有蟒蛇精为害一方,道士刘遵礼之妹三娘年轻貌美,被蟒蛇精抢进洞中为妻。遵礼入洞穴欲救出妹妹,无奈法力有限,始终找不到妹妹。后来,他发誓要杀死蟒蛇精,救出妹妹。于是,到江西龙虎山学法,求杀蟒秘术。在龙虎山得遇异人,授以秘术。数年后,与蟒蛇精斗法。他采用先封山,后杀入洞内的法术,先后斩蟒蛇精的八个儿子。其妹三娘领着三个儿子出,跪求哥哥饶恕勿再杀。刘厉声问妹:“他们是何人?”妹答:“吾自被蟒蛇精挟为夫妇,甚是恩爱,共生十一子,已被汝杀死八个。今只留下这九使、十使、十一使。望汝看在兄妹情分上,同妹夫一并恕之,令其弃邪归正。”遵礼见妹哀求,遂恕之,向天师求情,启奏玉帝,准许改邪归正。从此,蟒蛇精转为正神,受封为“蟒天洞主”,扬善惩恶,佑护一方百姓,遵礼左右辅弼。蟒蛇精成为人间正义的象征,为民惩邪罚恶,保一方平安。三子也经常巡游民间,惩治山精水怪,故九使、十使、十一使成为闽中百姓的保护神。特别是九使庇护疍民在水上行船、捕捞鱼虾,战胜妖精魔怪的故事广为流传。由于刘三娘慈悲、善良、亲切,且是帮助婴孩摆脱痘疹危险的保护神,被尊为“种痘夫人”。

       蕉府行宫是闽侯县境内三座蛇文化庙宇之一,是研究闽江流域疍民文化及闽族蛇图腾的重要遗迹。过去,闽侯县上街、南屿一带盛行蛇王崇拜,请来的戏班不能唱《白蛇传》,要演也只能演到《断桥》夫妻重逢一折,万万不能演到白娘子被收进雷峰塔。

  2006年,蕉府行宫被列为闽侯县文物保护单位。

 

 

南屿蕉府行宫 - 囊邮斋 - 囊邮斋

 

南屿蕉府行宫 - 囊邮斋 - 囊邮斋

 

南屿蕉府行宫 - 囊邮斋 - 囊邮斋

 

南屿蕉府行宫 - 囊邮斋 - 囊邮斋

   

  评论这张
 
阅读(331)| 评论(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