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囊邮斋

朋友,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山吧!山里的味道好极了。

 
 
 

日志

 
 

南通孙厝里  

2016-05-07 23:47:12|  分类: 古建钩沉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今天,穆睦邀约了七个对古建筑有兴趣的网友来到了闽侯县南通镇新岐村,参观素有“闽侯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之称的孙厝里。穿过新岐村主干道,在合掌街前左拐,就进入新岐西,孙厝里位于新岐西44号,一座三落透后的古宅就呈现在我们眼前。

       可是,大门紧闭。先前来过的几个网友轻车熟路地绕到后门,找到现仍居住于老宅内的孙老先生。热情地老人立即打开了大门,迎接我们的到来。

       据老人介绍,“孙厝里”的始祖叫孙拱治,当时经营木材生意发家,在此地花重金建成大院。历时七年方才建成,于清同治3年(1864年)竣工,至今已在风雨中挺立一百五十余载。  

       孙厝里坐北朝南,略偏西,宅前用宽大的花岗石条铺成面积约二百八十平米石埕。主座四面青砖砌成、外粉灰泥的封火墙不开任何窗户,由于日久已斑驳陆离。后门、边门上均铆贴斗底砖,具有防火、防水的功能。

      我们望着约两米高、条石砌成的甚是高大上的石基础,不禁赞叹主人的远见,充分考虑到地处江边易涝的特点,而抬高了地基。踏着进户台阶进入主座,看到双轩顶的大门门额下有某书法家题写的“孙厝裡”,这是孙家老宅的俗称。“孙厝里”的“里”其实就是简写的“里”,而“裡”字表示的是衣服的里子,与“里巷”的“里”风马牛不相及。此外,边款的“闽侯”也被错写成了“闽候”,该现代书法家的国学水平实在不敢恭维。磨得油光发亮的矩形青石石框门门额上有一条钻有许多圆孔的条木,这就是古代的防盗门——木制木制栅栏门。进入大门,迎面是一扇插屏门,门前回廊顶部建有三个相连的小藻井,居中一个还残存有“凤戏牡丹”的木雕。

        老厝外观古朴大气,内部装饰也颇精美。这座老宅因“无木不雕、无石不刻”而出名,连门臼这样的构件也雕刻了蝙蝠图案。
       第一进石铺天井中有一口小巧的水井,双层井圈甚是少见。天井两侧各有两间披榭,虽是披榭,但木部依然雕工精细。主座前后两进均面阔五间,进深七柱出游廊,东西厢房,厅堂里插屏门上方木雕贴有金箔,左为“鲤跃龙门”,右为“丹凤朝阳”,中间破损比较严重,看不出题材。梁架、灯杠、灯杠托、柱础、窗棂精美至极。

       第二进结构与第一进基本相同。

       第二进之后为倒朝房,有一个小天井和东西披榭。据说,原为工匠杂役的住所,结构与装饰简单。

       主座西侧紧挨着的是面积约二百平米的书斋,墙上开有石拱门、几何状的石窗。书斋南半部有一座小花园,园中假山塑有十二生肖图,每逢大雨,假山上的雕龙还会喷水。书斋中部修有孔圣殿,殿旁厢房为塾师之宿舍。北面即私塾,孙家子弟在此延师受教。遗憾的是,1995年因小孩玩火而被烧毁,如今门窗已被封堵,无法入内一探究竟。我们借用主人的木梯爬上墙头看个究竟,只见院内长满芦苇,芦苇下依稀可见假山,真是一片荒凉。

        虽然,“孙厝里”老宅面积不大。但布局严谨,气势恢宏,用料选材硕大,雕饰精美,基本完好。这样的老宅有一定的文物价值,虽经多次申报,却连县级文保都未能评上,不能不说是怪事一桩。

 


 

            从这座合掌街的老房子前左拐进小巷。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正门前有宽阔的石埕。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正门石框门上有木制栅栏门。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后门扇上镶嵌有斗底砖防火和防水。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边门也镶嵌有斗底砖防火和防水。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入户插屏门前的藻井。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一进披榭。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一进天井中的水井。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一进披榭前的石阶多精彩。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一进封火墙上的灰雕。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一进厅堂。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一进厢房的窗棂门。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一进厅堂上灯杆与灯杆托。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一进游廊上的卷棚。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一进游廊上青石雕柱础。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一进游廊外的斗拱、雀替。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一进披榭屋面的挡水墙。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一进后厅堂。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一进后厅堂窗棂的木雕。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二进厅堂。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某书法家将边款的“闽侯”错写成了“闽候”。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二进厅堂。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二进游廊上的卷棚。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二进东厢房为二层。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二进天井旁的披榭。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游廊上的青石柱础。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石桌。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二进后厅堂。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二进后厢房的窗棂。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烧毁后,空余围墙的书斋。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书斋内的假山长满芦苇。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书斋围墙。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书斋外墙上的花窗。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书斋围墙上的灰雕。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拱门额上的石雕。

南通孙厝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评论这张
 
阅读(434)| 评论(15)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