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囊邮斋

朋友,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山吧!山里的味道好极了。

 
 
 

日志

 
 

【乡村寻古】 深山藏古厝  

2009-01-20 07:31:24|  分类: 古建钩沉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日前,我们在福州北峰游览,远远看到一座较大的土屋卧在山坡上,经验告诉我,那一定是一座有一定历史的古厝。恰巧厝里走出一位当地村民,经询问,果然是一座具有两百年历史的古厝藏在深山中。征得房主同意,我们一行进入院内一饱眼福。

       这座古厝座北朝南,穿斗式木构架,单层,共两进,每进随着山势而升高,占地面积约一千二百平方米。石框大门,第一进三间排,进深七柱出游廊。第二进三间排,进深五柱。与其它山区一样,出于防土匪出发,建有高高的毛石墙基,毫不起眼的土外墙。房屋结构基本完好,只是第二进西边外墙部分倒塌,一些房门、厢房的墙体被改造。令人赞叹不已的是,房屋中雕刻精美的垂花、斗拱、雀替,与三坊七巷中名人故居的雕刻件对比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灯杠两头的灯杠托、垂花上的镂空雕刻的人物、花鸟,个个栩栩如生。与福州市区古民居不同的是,天井不铺长石板,而是铺石块,不知是原件还是后来改建。厅堂、天井比正常的高出三层台阶,厅堂为三合土地面。

       交谈中,这位村民遗憾地说:祖宗有能力盖这么大的房子,我们后代却无能力去维修。加上现在的年轻人都在城里买房子住,我们年老的只能做到房子不漏雨,其它的无法做到。

       是啊!从当年富甲一方到今日是贫困乡、贫困村,是值得我们深思。

 

       从单边的台阶进入大门。

深山古厝 - 囊邮斋主人 - 囊邮斋的博客

 

         一进全景。

深山古厝 - 囊邮斋主人 - 囊邮斋的博客

 

       一进廊前的垂花。

深山古厝 - 囊邮斋主人 - 囊邮斋的博客

 

         一进廊前的雀替。

深山古厝 - 囊邮斋主人 - 囊邮斋的博客

 

        一进廊前的顶棚。

深山古厝 - 囊邮斋主人 - 囊邮斋的博客

 

         一进厅堂上部结构一瞥。

深山古厝 - 囊邮斋主人 - 囊邮斋的博客

 

       一进斗拱。

深山古厝 - 囊邮斋主人 - 囊邮斋的博客

 

        一进厅堂灯杠托上的镂空雕刻。

藏在深山人未知的古厝 - 囊邮斋主人 - 囊邮斋的博客

 

          二进厅堂全景。

深山古厝 - 囊邮斋主人 - 囊邮斋的博客

 

         二进斗拱与顶棚。

深山古厝 - 囊邮斋主人 - 囊邮斋的博客

 

        二进垂花与雀替。

深山古厝 - 囊邮斋主人 - 囊邮斋的博客

 

        二进厅堂上的灯杠。

深山古厝 - 囊邮斋主人 - 囊邮斋的博客

 

         二进厅堂上部全景。

深山古厝 - 囊邮斋主人 - 囊邮斋的博客

  评论这张
 
阅读(638)| 评论(7)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