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囊邮斋

朋友,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山吧!山里的味道好极了。

 
 
 

日志

 
 

细细品味水榭戏台  

2009-10-03 21:47:19|  分类: 古建钩沉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国庆期间,福州三坊七巷中已修复或正在修复的几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对外开放,凭票免费参观,让我们先来衣锦坊一起细细品味建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后经多次改建,清道光年间成为三座相邻占地面积二千三百七十七平方米,全坊最大宅院的水榭戏台吧!

        当我们走近这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明代古建筑主座的大门时,立即被一股喜庆的气氛所感染。大院坐北朝南,临街六扇大门,跨过门槛,入门有门厅,东、西耳房,绕过插屏门,迎面而来的是一扇朴实的石框门,穿过宽大、三面回廊的天井,我们可以看到,主座第一进进深七柱,面阔三间,采用的是穿斗式减柱造的木构架,这种结构使厅堂更加广阔、明亮,这在北方建筑及其它南方建筑中少见的,是福州古建筑的重要特色之一。

                             细细品味水榭戏台 - 囊邮斋主人 - 囊邮斋的博客

                                              细细品味水榭戏台 - 囊邮斋主人 - 囊邮斋的博客

                              细细品味水榭戏台 - 囊邮斋主人 - 囊邮斋的博客

                              细细品味水榭戏台 - 囊邮斋主人 - 囊邮斋的博客

                              细细品味水榭戏台 - 囊邮斋主人 - 囊邮斋的博客

 

        穿过第一进后厅堂,有覆龟亭连接第二进的石框门,有了覆龟亭,在雨天就可以不用遮伞走遍整座房子。进入天井,依然是三面环廊,迎面而来是一座厅堂面阔五间,明三暗五的结构,进深七柱的穿斗式木结构。这种明三暗五的结构,乍看只有三开间,是在原是盖披榭的位置建一堵墙,形成另外的东、西两个长方形的天井,东、西两间厢房可从廊前的一道门或从东、西两个小天井出入,没有干扰,清静、安宁。据说,房子主人官位不够大,盖了不该盖的面阔五间的厅堂。所以,另外两间要隐藏起来。其实,这是避免重复式样,与众不同罢了。

        穿过厅堂,后面有一后天井。

        纵观主座第一进、第二进,用料、制作工艺一般,使用最简单、最基本的斗拱,没有木垂花、雀替,没有过多的雕梁画栋,无华丽之感。同时,我们看到门头房修复后仅一年多的时间,因檐口没有安装水槽,木制壁板上水溅的痕迹斑斑。想当初修复时,想方设法多次修改将它做旧。应当说,再过若干年,木料如何防腐是一件比做旧更头疼的事。

                              细细品味水榭戏台 - 囊邮斋主人 - 囊邮斋的博客

                              细细品味水榭戏台 - 囊邮斋主人 - 囊邮斋的博客

                              细细品味水榭戏台 - 囊邮斋主人 - 囊邮斋的博客

 

                                       回廊墙外还有小天井。

                              细细品味水榭戏台 - 囊邮斋主人 - 囊邮斋的博客

 

                                                     东、西两间厢房要另外通过回廊墙外的小天井。

                                             细细品味水榭戏台 - 囊邮斋主人 - 囊邮斋的博客

 

                                       厅堂后的后天井。

                              细细品味水榭戏台 - 囊邮斋主人 - 囊邮斋的博客

 

        主座东边是别院,别院由书斋、佛堂、厨房、饭厅、库房等构成。主座第一进、第二进厅堂前廊都有一边门通别院。别院现存仅一进,进深七柱,面阔单间,仅有厅堂,无东、西厢房。前天井有一扇门通往水榭戏台,后天井也有边门通往水榭戏台,后头有长形的过道通后花园,花园内有一民国时期建筑的书房。

                             细细品味水榭戏台 - 囊邮斋主人 - 囊邮斋的博客

                             细细品味水榭戏台 - 囊邮斋主人 - 囊邮斋的博客

                                             细细品味水榭戏台 - 囊邮斋主人 - 囊邮斋的博客

 

                                       前天井。

                             细细品味水榭戏台 - 囊邮斋主人 - 囊邮斋的博客

 

                                                      在别院前天井望主座封火墙上的翘角。

                                             细细品味水榭戏台 - 囊邮斋主人 - 囊邮斋的博客    

                

                                     别院的后天井有边门通往水榭戏台。

                            细细品味水榭戏台 - 囊邮斋主人 - 囊邮斋的博客

 

                                     后花园。

                            细细品味水榭戏台 - 囊邮斋主人 - 囊邮斋的博客

 

        从别院的东边门走进这座深宅大院的精髓部分——花厅,著名的水榭戏台就坐落在这里。戏台建于清代,坐南朝北。戏台建在水池中,由四根方形的石柱支撑,面积三十平方米,杉木结构,方形藻井上雕刻有团鹤、蝙蝠,象征着福、寿,戏台的翘角上有精美的镂空角鱼。水池面积六十平方米,有地下泉水,长年不干涸,水池里的水不但有净化空气的作用,而且与戏台上的藻井形成环绕音响效果,不用扩音设备,有良好的拾音效果。戏台前有天井,正面建有两层楼阁,坐北朝南,前廊后堂,穿斗式木构架,单檐歇山顶,可供聚会、观剧或登高临远。墙头灰塑、屋脊等均精工细作,独具风格。楼阁东边有雪洞通往假山,二楼从假山上的台阶上去,是女眷观戏的场所,戏楼北边有第二进。

        水榭戏台的价值在于将戏台建在自家宅院里,并且建在水池上,这在福州地区目前仅此一处,它是见证福州戏剧辉煌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令人费解的是,水榭戏台既然有这么好的拾音效果,没有体现出来,而每当有表演时,都要使用高功率的扩音设备,为了用电安全还要从其它地方拉临时线使用,搞得四处七零八落的,设计时怎么没考虑用电的负荷呢?

                           细细品味水榭戏台 - 囊邮斋主人 - 囊邮斋的博客

 

                                                      东南角的六角亭。

                                          细细品味水榭戏台 - 囊邮斋主人 - 囊邮斋的博客

                         细细品味水榭戏台 - 囊邮斋主人 - 囊邮斋的博客

                         细细品味水榭戏台 - 囊邮斋主人 - 囊邮斋的博客

 

                                                 雪洞。

                                        细细品味水榭戏台 - 囊邮斋主人 - 囊邮斋的博客

 

                                                  第二进的石框门。  

                                        细细品味水榭戏台 - 囊邮斋主人 - 囊邮斋的博客

 

                                  第二进。

                        细细品味水榭戏台 - 囊邮斋主人 - 囊邮斋的博客

                        细细品味水榭戏台 - 囊邮斋主人 - 囊邮斋的博客

 

 

 

                        

  评论这张
 
阅读(1183)| 评论(1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