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囊邮斋

朋友,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山吧!山里的味道好极了。

 
 
 

日志

 
 

日溪走马观花  

2010-05-03 07:33:42|  分类: 游走四方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昨天,我们博友一行九人同登山。原议定从小北岭上岭头后,再确定上九峰寺的走法。由于,初晴后的天气格外炎热,一下子窜到30度的高温,烈日难忍,加之北峰的公路与福州市区不一样,光秃秃的没有一棵可遮阳的行道树。九峰寺没有通班车,从前洋村徒步进入九峰寺线路不熟,博友体力悬殊太大等种种原因,合议后改坐班车到日溪游玩。

       日溪乡地处福州市晋安区最北端,唐至清代分别属闽县、怀安、侯官等县;民国时期属闽侯县。1949~1961年属闽侯县,1962年初划归福州。地域面积一百三十点六平方公里,东邻连江小沧乡,西连闽侯县大湖乡,北接罗源县霍口乡,南经寿山乡至新店镇,离新店旧收费站三十四公里。从岭头经红寮到日溪,由一条盘山公路进出。全乡十二个行政村,居住人口六千多人,主要为农业人口,其中畲族人有一千七百多人。这里既有革命老区,又有占全乡人口近三分之一的少数民族畲族的聚居地。  

        现在,当地的年轻人大多走出大山寻找自己的新生活,进出日溪的班车不多,两个小时一班的小巴的乘客基本是游客。日溪是福州重要畲家文化聚集地,有浓郁的畲族文化氛围。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就近游览了日溪乡政府所在地的蓝府。这座始建于清乾隆十八年(1752年)福州市保存较好的畲族古民居,现在是依山傍着山仔水库。坐西朝东,进深七柱出游廊,面阔五间,双坡屋顶,四面封火墙,青石铺就的游廊。两旁长长的披榭构成宽畅的天井,毛石铺就的天井尽显粗犷。无过多的雕梁画栋,在当年直至今天仍为偏僻之壤有如此的“豪宅”实属不易。古宅里保留有村民日常生活的部分用具及农具、织布机等。2005年前,曾对外开放,并做为收费旅游点表演畲族舞蹈等。后来,因龙王台风重创了周边的皇帝洞景区,后由某企业接手重新建设皇帝洞景区。因此,蓝府也停业修复中。

       走出蓝府,望着碧波荡漾的福州第二水源山仔水库,我的心情格外沉重。

       尽管现在将山仔水库改名为“北湖”,仍改变不了饮用水源的用途。周边游客、村民活动频繁,乡镇所在地村民生活垃圾箱在库区岸边比比皆是、污水没有处理就地直接排放。当你是饮用第二水源的人来过这里后,你不感到反胃吗?当然,这不怪村民,不怪建设景区的企业,应该怪罪政府的规划部门。当到了那时,企业近亿元的资金全投入后,产生了环境污染后再来叫停,那就太迟了。

       尽管企业投入八千万元的资金建设皇帝洞景区,但当地村民没有得到多少实惠,我们从当地村民现有所居住的房屋、仍然砍柴烧饭略窥一斑。

       尽管进出日溪有弯弯曲曲、忽上忽下的羊肠公路,交通还是极不发达,还是十分不便。加之小盆地的气候并不是宜居之地,与其投巨资建设,还不如将全乡外迁,让饮用水源的安全有保证,这里就是永不开发的处女地。

     

            蓝府的大门。

走马观花日溪 - 囊邮斋 - 囊邮斋的博客

 

              蓝府内景。

走马观花日溪 - 囊邮斋 - 囊邮斋的博客

 

            披榭。

走马观花日溪 - 囊邮斋 - 囊邮斋的博客

走马观花日溪 - 囊邮斋 - 囊邮斋的博客

 

           厅堂上的灯杠。
走马观花日溪 - 囊邮斋 - 囊邮斋的博客

 

                    灯杠托。

走马观花日溪 - 囊邮斋 - 囊邮斋的博客

 

             游廊及顶棚。

走马观花日溪 - 囊邮斋 - 囊邮斋的博客

走马观花日溪 - 囊邮斋 - 囊邮斋的博客

 

           窗棂。

日溪走马观花记 - 囊邮斋 - 囊邮斋的博客 

 

          村民生活用具、农具。

走马观花日溪 - 囊邮斋 - 囊邮斋的博客

走马观花日溪 - 囊邮斋 - 囊邮斋的博客

走马观花日溪 - 囊邮斋 - 囊邮斋的博客

走马观花日溪 - 囊邮斋 - 囊邮斋的博客

走马观花日溪 - 囊邮斋 - 囊邮斋的博客

走马观花日溪 - 囊邮斋 - 囊邮斋的博客

走马观花日溪 - 囊邮斋 - 囊邮斋的博客

走马观花日溪 - 囊邮斋 - 囊邮斋的博客

 

            墙外的“泰山石敢当”。

日溪走马观花记 - 囊邮斋 - 囊邮斋的博客

 

           日溪街旁少见的两棵老酸枝树,

走马观花日溪 - 囊邮斋 - 囊邮斋的博客

 

             山仔水库一瞥。

走马观花日溪 - 囊邮斋 - 囊邮斋的博客

走马观花日溪 - 囊邮斋 - 囊邮斋的博客

 

            木柴依然是当地村民的燃料。

日溪走马观花记 - 囊邮斋 - 囊邮斋的博客

 

            日溪沿途景色。

日溪走马观花记 - 囊邮斋 - 囊邮斋的博客

走马观花日溪 - 囊邮斋 - 囊邮斋的博客

走马观花日溪 - 囊邮斋 - 囊邮斋的博客

走马观花日溪 - 囊邮斋 - 囊邮斋的博客

 

       

  评论这张
 
阅读(1485)| 评论(3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