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县南部、闽江口入海处镶嵌着三颗明珠,它们就是川石、壶江、粗芦三岛。我们一班博友先后走过川石岛、壶江岛,最后再走粗芦岛,真是踏遍三岛。我因不巧,没跟上前两岛游,甚是遗憾。
今天,止于至善组织的博友连江粗芦岛游,其中有安排登五虎礁的计划,这个安排太吸引人了。五虎礁是闽江口的一座无人岛,若没有船只,只能望洋兴叹。今天,这样的机会难得。于是,我趁没有其他的安排就参加了活动。
近年,粗芦岛兴建了大桥,新修了进岛水泥路,尤其是修到了五虎礁的海边,有开发旅游的意图,也方便了上岛的人们。我们一上岛就直奔古湖,在那里可以近距离观看五虎礁,与在船上观五虎礁不一样的感觉。天气真是变化多端,清晨,我们出门时,朝霞万丈。然而,现在海边天气却是阴沉沉的,拍照的效果不是很好。由于机会难得,我们还是找到一艘渔船,乘船登上五虎礁。据说,有风的季节,闽江口波涛汹涌,巨浪拍岸,游览五虎礁不是一件易事。适逢今天无风,又是退潮,近距离观察,发现五虎礁原来还有如此温柔的一面,海面风平浪静,极其少见。
五虎礁像五只猛虎一字排开,基本呈南北走向,长二百米,东西宽二十米,面积约八千平方米,最高点海拔三十点二米,岸线长五百米。岛上岩礁长期受风雨海潮剥蚀,大小孔隙众多,神态各异,如天然盆景,点缀在蔚蓝的海波之中,在阳光辉映下,晶莹夺目,形成独特的景观。五虎礁面对着浩瀚的大海,被称之“五虎守门”。五虎礁状如五只猛虎,形状各异地蹲伏着,其中四只虎直视海上,一虎回顾内江,若从正面看去,真是天工巧合,形态逼真。传说这五虎与附近的白犬争强斗胜,使附近江面不得安宁。后来,被观音菩萨点化为礁岩,而白犬也化为长乐市的白犬列岛。从此以后,它们便齐心协力守护闽江口,一旦海面有敌情,白犬立即用吠声报警,而五虎便作好战斗的准备。五虎礁上的岩石基部相连,靠南端第一只叫卧龙虎;第二只上座白瓷土,呈灰白色,人们称为“白龙虎”;中间第三虎,翘首回望青芝山虎洞,似在眷恋山上的巢穴,人称回头虎。观赏五虎礁,要找合适的角度,一般从五虎礁侧立面一百五十米左右,愈看愈象。
长门古炮台、双龟把口、五虎守门,构成了闽江天险。
登上五虎礁,首先映入眼界的是,第二只白龙虎因受狂风大浪长期冲击形成洞穴,是诸虎中的最大看头。其他各虎也是峥嵘怪异千姿百态,饶有情趣。博友们纷纷举起手中的照相机,拍下了白龙虎。卧龙虎是体态最大的一只虎,但不好进入游玩,也无法拍到其诸虎全景,与船老大商量,能否将船开到海边让我们拍五虎礁的全貌。这位船老大还不错,顶好商量的,还真得将船开到主航道旁,让我们拍到五虎礁的全貌。
与五虎礁相邻的还有一座无人岛叫“虎沓岛”,看来这是与五虎礁有关联的岛名。游完五虎礁后,我们继续到虎沓岛游玩。上岛后,我们发现,虎沓岛的北侧是拍五虎礁的最佳位置(见题头图)。于是,又一次举起手中的相机……
虎沓岛与众不同的是,白、紫色相间的岩石,美丽极了,真是大自然的造化,让我们又一次享受到了。
特别提示:上五虎礁游玩,需要记算潮汐数据,在退潮时上岛。涨潮时,无法在全岛穿行。
粗芦岛拍五虎礁,右边卧龙虎后有岛屿的背景,轮廓不是很清晰。
登上五虎礁。
在白龙虎。
白龙虎的洞穴。
整座码头成了牡蛎码头。
闽江口主航道。
从闽江口主航道看五虎礁。
美丽的虎沓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