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囊邮斋

朋友,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山吧!山里的味道好极了。

 
 
 

日志

 
 

圈越齐云山  

2012-04-02 23:18:17|  分类: 游走四方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福清市的齐云山海拔975米,屈居于海拔1000.3米的古崖山尾之后,为福清第二高峰。

       今天,我们一队人马九十三人随户外俱乐部浩浩荡荡地开进齐云山山里。 

       我们镜洋镇琯口村拐进去,又来到了以前走大化山时走过的西边村。这里除了可上大化山外,还可以登上齐云山。齐云山紧邻大化山、十八重溪,是一都溪的发源地。山脉呈南北走向,是镜洋和一都的分界山;东临平原,相对海拔较高,地势险峻,是福清境内最值得攀登的山峰之一。

       我们从西边村茶山自然村村尾到大化山的机耕道上山,在临近大化山草场一、两公里远的机耕道旁,领队交代了溯溪的注意事项后开始溯溪上山,还未溯上十几米远就开始走走停停。原来,先上去的山友们开始攀岩了,近百人的队伍一直排队下来。这里的山坡上碎石很多,前面的人一不小心踩到后滚落下去,就有可能砸到后面的人。刚才,就有一个山友头部被砸,好在没碍大事。“风男”领队太强捍了,一个个山友要踩着他的大腿攀上高一层岩石。弱驴的话,还要踩着他的肩膀攀上去。然后,山友们逐个抓着攀岩绳,小心翼翼地攀上一段几十米长的陡峭的山崖,一个到顶后,再来下一个。这样,这里成了瓶颈,二个小时后,才轮到我开始攀崖,后面的大约还要相差个把小时。人多、体力参差不齐,一队人马溯溪、攀岩花了三个小时左右。下午两点半,我们才到达煮饭点吃饭,但山友们心里是痛快的。

       齐云山有五座连绵的大山,海拔都在500米以上;还有一座小山,海拔仅100米左右,处在五座山之间,当地人称其为“五龙戏珠”。穿行在山间路上,弯弯的小路向前延伸,没有岔路,一走到底,绝不允许半途退出。时而攀爬、跳跃于峡谷之中,山上怪石峥嵘,每一处奇峰绝壁均令人叫绝;时而再行走在连绵不断的高山之巅,唯在那里才能领略一览众山小的气概。俯视群峰,领略万峰来朝的宏观,真是令人心旷神怡。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这时,一份沁人心脾的宁静油然而生,我们尽情领受山岭的孤寂温馨的慰藉。

      我们踏在林间中铺满落叶的小道上,山里的空气清新极了。蓝蓝的天空下,一棵棵茂密的大树,嫩嫩的、淡淡的新绿,如同婴儿稚嫩的肌肤,只能在一旁小心的欣赏,不敢用手抚摸。仰望着那层层叠叠的绿,透过阳光的叶儿,绿中泛着阳光的金黄,尤如那秋收季节金灿灿的麦浪,那灿烂中带着无限的生机。而另一边背阴的一面山上,那松树刚刚接受前两天春雨的洗礼,翠绿翠绿的,是那么清新夺目。此时此刻,心里的诸多烦恼都让这耀眼的绿一扫而光,令人感到的是轻松而惬意。   

       穿越齐云山全程有十二公里原生态的路,但迎接你的美景值得期待。举目远眺,此时此地无处不是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北边的主峰坡下层层梯田,早已荒废。我们从主峰南边的山顶下山,老张测得此峰海拔860米。山顶四周是大片的草场,从3月初开始,这里就有杜鹃花逐渐开放,本来4月时,花儿盛开得最热闹,今年由于前一段的阴雨天气而珊珊来迟。目前,正是含苞欲放时,成星星点灯般的。险峻的山地与美丽的花朵相结合,真是犹如仙境。没来过的山友看过网络上的图片后,就认定一定要来;而来过的山友更觉得一定还再要来。所以,就有了近百号人马上齐云山的场面。可以想象,当漫山遍野盛开着鲜艳的杜鹃花的时候,就让你感觉来到一个花的海洋世界。举目望去,红的、粉的、紫的杜鹃花争相斗妍,一朵朵、一簇簇地欣赏,好像在品味人的生命历程。从新绿到翠绿,从翠绿再到碧绿;从花蕾到含苞欲放,从含苞欲放再到灿烂的盛开。色彩与形态的变化,让人感受植物界不同过程的美。脑海中回忆起那首歌:“花儿为什么开的这样红……”

       回程的路又回到西边村茶山自然村。

       今天的路程,山友小邱用一句话来总结:有难度,但没有强度。

 

 

           浩浩荡荡的队伍从从西边村进山。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队伍聚集在临近大化山草场一、两公里远的机耕
道旁准溯溪。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溯溪上山。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攀岩而上的队伍。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攀到顶后,又要下坡。这时,扶着巨藤下坡。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下坡后,又开始溯溪。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到达有水源的山地,山友们开始煮饭。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一片旧茶园中往左有一条小路,经过一棵连理树与一块巨岩相拥之处继续登顶。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往前几十步之外,就可以观赏到山中美景。此处山峰不正是我们从大化山走机耕道下山时所
见到的一座山峰吗?原来,它就在齐云山。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在这里还可以俯瞰西边村。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继续向主峰垭口登去。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从主峰垭口俯瞰西边村。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登顶。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登顶后,俯瞰主峰垭口。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从山顶往对面山头看,有点象天池的山顶,可惜有缺口,留不住水。我们的目标就是穿越
到那里。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大队人马正在下切。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西边村的水库就在眼前。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曲折迂回的山路。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回眸刚才自己走过的悬崖绝壁,不禁捏了一把汗。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回旋过来看另一面悬崖绝壁。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又来到一处悬崖旁的下山路,路旁无可抓的树、草,又借助攀岩绳下山。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回眸下山的路。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穿行在灌木丛中。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先行的队伍已到达准天池。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远处的山峰就是进大化山的垭口。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穿越在山脊上。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看到我们这批的队伍到了准天池,先到达的山友开拔了。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下山的路。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沿途的杜鹃花。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进入石蹬道下山。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一下子更接近了西边村的水库。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下山路旁一景。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出山了。出口就在进山的机耕道中套机耕道。
圈越齐云山 - 囊邮斋 - 囊邮斋
 
 
 
 

 

         

  评论这张
 
阅读(1020)| 评论(5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