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囊邮斋

朋友,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山吧!山里的味道好极了。

 
 
 

日志

 
 

鳝溪寻摩崖石刻记  

2012-09-23 06:48:35|  分类: 游走四方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鳝溪寻摩崖石刻记 - 囊邮斋 - 囊邮斋

        下山前,在明水利摩崖石刻旁合影(老张摄)。
 
          9月15日,我们一批博友、山友走完鼓岭后,从鼓岭中心小学前不远处的宜夏村下乖自然村一处山坳里下山。这是一段连接鳝溪古道的土路,到了垭口,往左去柯坪水库,往右下山到鳝溪。这里有新铺设的石板路,不知什么原因就差一段没有连接上宜夏。

       这里山间溪水潺潺,人流稀少,仿佛与世隔绝,格外幽静,完全没有鼓山古道那般拥挤的情景。阵阵山风袭来,十分惬意。

       转眼间,我们穿过两峰夹峙的溪涧来到鳝溪。沿鳝溪左侧古蹬道而下,不时会碰到铺垫在古道上的古水磨房中的石磨盘,古道旁还残留有诸多的水磨房遗址。鳝溪溪水破峡而出,溪中有一个直径二十一米的圆形深潭,名曰射鳝潭,相传汉初有一大鳝长三丈,在溪中为害人畜。闽越王郢的第三子白马三郎有勇力,射中之,鳝缠以尾,三郎与鳝俱死。后人在溪畔建有射鳝台,山脚还建有白马王庙。鳝溪为游览胜地及古时祈雨之所,射鳝潭上下有六段古人的摩崖石刻。我们按下山的顺序寻得其中的四段:

        1、据清·林枫《榕城考古略》记载:“山峡有二潭,下潭广六尺,深不可测。”“下潭”也称“观星潭”(然而,现在被称作观音潭),从“观星潭”翘首仰望,有岩如龙,大书镌刻曰:“龙首”。因此,称“龙首岩”。溪水从“龙首岩”下直泻而下,飞珠溅玉,铿铿锵锵,令人惊魂摄魄。“龙首岩”之上有“龙首涧”,据说是宋代福州第一位状元许将读书处。在“圣水”北侧土路尽头,由穆睦带路寻得榜书“龙首”。摩崖石刻西北向,楷书,纵一行,字高六十七厘米,宽四十八厘米。文:“龙首。”

鳝溪寻摩崖石刻记 - 囊邮斋 - 囊邮斋

 

        2、继续下山,在射鳝潭东侧二十多米处,兰亭后一块西向突兀的岩石上有刘瑾祈雨摩崖石刻,楷书,纵五行,字高二十三厘米,宽二十一厘米。文为:“守刘瑾、倅张知古、令叶宗古、法掾雷尧,元丰六年癸亥季春十六日祈雨至此灵渊。”之前我已拍得。

鳝溪寻摩崖石刻记 - 囊邮斋 - 囊邮斋

 

        3、穿过鳝溪,在射鳝潭西北侧溪边的山路旁,摩崖石刻南向,有胡玠等榜书。楷书,横一行,纵四行。正文字高八十二厘米,宽五十九厘米。文:“鳝溪    康熙六十一年壬寅重九日,闽中胡玠、严来、徐楚、周鹏翔、严思成、陈俊琏同勒石。”近年,由于岩石上方有污水下泄,“溪”字的岩石被污染成黑色。

鳝溪寻摩崖石刻记 - 囊邮斋 - 囊邮斋

 

        4、据黄荣春老师的文章记载,鳝溪桥下有一段有关水利的摩崖石刻,我记得是元朝的。我们一行下溪后,沿溪寻找,除了光溜溜的岩石外,不见摩崖石刻踪影。还是穆睦眼灵,在峡口水泥桥北头溪涧树旁的岩石上寻得此石刻,没有描红,字迹不是很清晰,原来是明朝黄兴宗等题记。摩崖石刻南向,楷书,纵十行,字径九厘米。文为:“切见古人因为此水不均,经官陈告,乃设石限为定。至洪武二十五年间被洪水沙石填压,以致水利不均。今二境乡人黄兴宗、陈旼广等鸠集众人,将原限公同均分。今后毋得潜塞,如是故违之人,合家遭瘟疫之报。时永乐二十年六月日立。”       

鳝溪寻摩崖石刻记 - 囊邮斋 - 囊邮斋

 

        1961年,鳝溪摩崖石刻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六段摩崖石刻中尚有“主先师”、“朝天□”未寻到。我回家后,经查资料,得知无名氏榜书“主先师”位于“龙首”题刻后侧的一块长、宽各数米的岩石上,字仰天,楷书,横一行,字径十四厘米。无名氏榜书“朝天□”位于射鳝潭东南侧,摩崖石刻北向,楷书,纵一行,字径三十一厘米,宽二十五厘米。

       这是我第三次走鳝溪,为了拍全鳝溪摩崖石刻,看来还得再走一趟鳝溪。

        

         从宜夏下到垭口,在此摩崖石刻前,往左去柯坪水库,往右下山到鳝溪。

鳝溪寻摩崖石刻记 - 囊邮斋 - 囊邮斋

 

                         沿途瀑布。

鳝溪寻摩崖石刻记 - 囊邮斋 - 囊邮斋

 

       鳝溪上的古水磨坊遗址。

鳝溪寻摩崖石刻记 - 囊邮斋 - 囊邮斋

 

鳝溪寻摩崖石刻记 - 囊邮斋 - 囊邮斋

 

鳝溪寻摩崖石刻记 - 囊邮斋 - 囊邮斋

 

鳝溪寻摩崖石刻记 - 囊邮斋 - 囊邮斋

 

鳝溪寻摩崖石刻记 - 囊邮斋 - 囊邮斋

 

       鳝溪古道上的古磨盘。

鳝溪寻摩崖石刻记 - 囊邮斋 - 囊邮斋

 

鳝溪寻摩崖石刻记 - 囊邮斋 - 囊邮斋

 

鳝溪寻摩崖石刻记 - 囊邮斋 - 囊邮斋

 

鳝溪寻摩崖石刻记 - 囊邮斋 - 囊邮斋

 

       上潭。     

鳝溪寻摩崖石刻记 - 囊邮斋 - 囊邮斋

       

 

       观音潭。

鳝溪寻摩崖石刻记 - 囊邮斋 - 囊邮斋

 
         射鳝台。

鳝溪寻摩崖石刻记 - 囊邮斋 - 囊邮斋

 
                   

 

  
  评论这张
 
阅读(1010)| 评论(27)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