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囊邮斋

朋友,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山吧!山里的味道好极了。

 
 
 

日志

 
 

三坊七巷中的宫苑里  

2015-12-27 16:19:54|  分类: 古建钩沉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福州宫巷西段的宫巷35号始建于明成化年间,与之一墙之隔的宫巷33号是宫女们的住所,是“明厅暗房”的典型的明代古民居。
       这里就是历史上的宫苑里,是千年前王审知的侍姬、王延钧的皇后、有着与武则天相同遭遇的陈金凤寝宫。
       陈金凤 893年生于福清东瀚镇万安乡(今万安村),故民间把她叫作“万安娘娘”。据传,陈金凤精通音律善歌舞,还曾做了一首《乐游曲》,因而成为福州第一首有记载的“龙舟诗”。935年,陈金凤被立为皇后。此外,在民间还流传着陈金凤挑唆王延钧责骂大臣。陈金凤给人留下的记忆,更多的是福建知名的女词人。
       历经历代改建,宫苑里原建筑早不存在。目前,遗存为明初建筑,而这样的建筑在福州也是极为罕见,对研究明初中国民居建筑有重要的价值。
       这是一座三进宅院,坐南朝北,四面封火墙,占地约一千平方米。
       33号的建筑保存尤为完整,是一座“明厅暗房”的典型明代古民居。第一进为石框门,前天井三面环廊,用石硕大,两侧有小门相通相邻建筑。一进面阔三间,进深三柱,中间为厅,两侧为厢房,正中设插屏门,正厅采用了减柱造木构架、双坡屋顶,鞍式封火墙。      
       宫巷35号第一进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柱,采用减柱造木构架,双坡顶,鞍式封火墙。中为厅堂,两侧为厢房,厅堂中间用八扇门隔为前后厅。正面襻间上有“福、寿、康、宁”字样,地面用杉木铺设。而厅堂的梁架、斗拱与别处大有不同,两道弓形木梁汇在一起,中间雕刻着螺旋形花纹,而后分成三股支撑着房顶,远看过去犹如咆哮的老虎,而雕刻的手法却很朴实,有一种特别的威严,被称为“虎头拱”,这种明代工艺在福州仅此一处。穿过后天井,过石框门进入第二进,第二进厅堂与第一进厅堂不在同一条中轴线上,较第一进偏西。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五柱,中为厅堂、两侧为厢房,厅堂中间用六扇门隔为前后厅,地面铺木板,高出石板面约十厘米。后天井较小,东西为披榭。
        一、二进有火墙弄通行。
       第三进被住户改建为砖房,现已恢复原状。
       该民居为一叶姓人家于1948年购买后居住至今。   

         

  

          修复前的宫苑里。

三坊七巷中的宫苑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修复中的35号宫苑里。
三坊七巷中的宫苑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修复完工后的35号宫苑里。
三坊七巷中的宫苑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修复完工后的35号宫苑里一进。  
三坊七巷中的宫苑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35号宫苑里一进游廊上部。   
三坊七巷中的宫苑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一进“虎头拱”。
三坊七巷中的宫苑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33号宫苑里。
三坊七巷中的宫苑里 - 囊邮斋 - 囊邮斋
  评论这张
 
阅读(710)| 评论(2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